大数据精准广告靠谱吗?

一、大数据精准广告内涵
大数据目前已经成为整个it界(包含internet technology 以及information technology)最热的词汇之一,似乎任何一个话题,只要提到大数据,瞬间变得高大上。一夜之间,大数据已经代替主观的理性思考,成为智慧洞察的代名词。
但是当我们走过对北京网站制作大数据的顶礼膜拜阶段,揭开大数据实际应用的面纱,反而逐渐对充斥着话语世界的大数据进行反思。因为大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意义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科学发展的逻辑不能被湮没在海量数据中。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曾提醒过:“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资料之无益累积,以致对问题之说明与解决,丧失了其对特殊的经济意义的了解。
以大数据的广告应用为例,精准广告投放应该是大数据最早的也是最容易产生直接收益的应用,如今少有广告公司没有宣称自己是大数据科技公司。大数据精准广告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程序化定向投放。其中定向是核心,程序化是手段。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不定向区域,年初的公开价格cpm(每千次曝光成本,朋友圈广告价格远超一般媒体)40元,定向核心城市140元,定向重点城市90元,如果叠加定向性别,附加10%,再叠加h5外链(流量引导效果更好),再附加20%。就像进口化妆品一样,先按一定比例征收关税,后按含税价格再征收增值税,再按含税价格征收消费税。
对于微信来说,客户地域、性别虽然也需要数据分析解读,但确认相对比较容易。对于其它数据公司来说,地域依然可以通过ip或手机终端gps获取,但性别更可能就是一个数据分析出的可能属性。当然大数据并不仅仅分析如此简单的标签,对于媒体联盟而言,媒体选择项目众多,还会分析客户媒体偏好标签,还有时间段、人群属性、设备类型、偏好类型等多种定向组合方式。
好了,上面对于精准广告有了一个粗浅的介绍。那么大数据精准广告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通常如下的故事是大数据广告公司经常提及的。
假如一个网站的广告位,每小时有1万人来浏览,则一小时曝光量为1万,之前的cpm为5元,那么一个手机广告主投放一小时广告,成本50元。这是传统广告投放的结果。现在有个大数据公司,来帮助该广告媒体更好的运营。该公司宣称它能够精准识别浏览客户的属性,告诉手机广告主,虽然1万人浏览该广告位,但真正适合投放手机的只有6千人次,剩下4千人次的曝光为无效曝光,因为剩下的人群只对服装感兴趣。
大数据公司建议广告主按照程序化投放,过滤掉不适合投放手机的4千人,仅对适合投放手机的6千人付费,假如单价不变,那么在保证相同效果的前提下,成本降低至30元。剩下的4千人大数据公司将其销售给服装广告主,成本为20元。由此,在相同的效果情况下,大数据广告大幅降低广告主的成本。当然事实上,由于rtb(实时竞价)机制的存在,当价格(效果相同)低到一定程度,不同手机广告主的相互竞价,使得真实价格一般高于30元,但肯定介于30元到原有预期成本50元之间,由此形成多方共同获益的理想局面。
这样的案例看上去perfect,无懈可击。因为它解决了传统广告的低效问题,比如看起来有用,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有用在哪里,这个正是各公司财务总监所深恶痛绝的。是的,通过大数据广告,让一切花在广告上的钱更有依据,可以在线评估一条广告到底造成多少的印象(impressions),甚至多少点击,多少因此而下载使用,多少因此产生交易。
有问题吗?没问题。有问题吗?你什么意思,难道你要怀疑真理?
一部《纸牌屋》,让全世界的文化产业界都意识到了大数据的力量。《纸牌屋》的出品方兼播放平台netflix在一季度新增超300万流媒体用户,第一季财报公布后股价狂飙26%,达到每股217美元,较去年8月的低谷价格累计涨幅超三倍。这一切,都源于《纸牌屋》的诞生是从3000万付费用户的数据中总结收视习惯,并根据对用户喜好的精准分析进行创作。
《纸牌屋》的数据库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最终,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由数千万观众的客观喜好统计决定。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经济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大众创造的c2b,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
如今,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在网络上留下的数据越来越多,海量数据再通过多维度的信息重组使得企业都在谋求各平台间的内容、用户、广告投放的全面打通,以期通过用户关系链的融合,网络媒体的社会化重构,为广告用户带来更好的精准社会化营销效果。
二、大数据精准广告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本着证伪的原则,真理只有被证明为谬误的时候(理解其应用的局限及条件),才算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广告是用来做什么的?
按照以前的共识,广告被视为品牌用来向那些无法面对面沟通的消费者去传达品牌的特性。因此广告虽然对销售有促进作用,但通常时候,广告的内容并不直接说服消费者去购买,就如中国移动曾经的获奖广告“沟通从心开始”一样。2010年出版的《品牌如何增长》(how brands grow)一书(说明,笔者未读过,希望将来能读到),作者南澳大利亚大学教授拜伦在书中指出,广告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往往不需要去说服或灌输,只要让人在购买的时候回想起品牌的名字就可以了。市场研究机构milward brown创始人高登(gordon brown)就指出,广告的功能就是让一个摆在货架上的品牌变得“有趣”。
好吧,再回到大数据精准广告案例,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大数据如何分析出这6千个浏览用户适合投放手机广告?对于这个问题,广告公司早有准备,给出如下的种种答案。
第一,从历史记录中寻找曾经使用过同类产品的客户进行匹配。通常使用的算法叫“协同过滤”,即由某些经验的相关性,找到潜在的适合用户。比如你玩过某款游戏,因此可认为你对该类型的其它游戏也有相同的需求。笔者并不否认该算法对某些领域确实有作用,比如游戏付费用户基本就是之前重度游戏使用用户。
但是抛开这些特殊领域,该算法内涵思想“品牌依靠忠诚的消费者发展壮大”与拜伦的理论完全矛盾。拜伦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他指出在所有成功的的品牌当中,大量的销售来自“轻顾客”(light buyer):也就是购买产品相对不那么频繁的顾客。可口可乐的生意并非依靠每天都喝可乐的人,而是数百万每年喝一次或两次的顾客。这种消费者模式在各个品牌、商品品类国家和时期都适用。无论是牙刷还是电脑,法国汽车或是澳大利亚银行,品牌依靠的是大规模人口——换句话说,大众——那些偶尔购买他们的人。
这个理论意义十分深远。这意味着你永远无法通过精准营销现有顾客来增加品牌的市场份额。而对现有顾客的精准营销,正是数字媒体所擅长的。
本着批判的精神来看待新出现未经检验的思想,笔者希望引用一下广东移动最近公布的用户换机特征数据。广东移动对旗下用户的终端迁移分析表明,使用苹果的用户升级终端,继续使用苹果手机的占比64%,忠诚度最高。但除苹果以外,其余忠诚度表现最好的华为、小米手机,更换4g后持续使用同品牌的占比不到30%。
这说明,你向苹果4或5用户推广苹果6是可行的,果粉效应推翻拜伦的理论,证实在部分领域依靠忠诚的消费者发展壮大是可行的。但除此以外,你向任何一个当前品牌的用户推广同品牌的手机终端都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希望通过历史的电商数据分析推断用户下一步可能需要是无效的。就如向曾经购买过服装的用户推广服装,或许不如推广一卷纸或一桶油更为有效。
相反,成功的品牌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到达目标市场之外的群体。品牌的广告一定要用某种方式获得这部分人的兴趣——只有这样,当他们在准备购买的时候,该品牌才能自动出现在消费者的脑海中。
第二,如果“协同过滤”存在局限,广告公司会告诉你还有第二种算法,并不基于客户的历史行为记录,而是客户本身特征相似性,来找到与种子客户最为相似的客户群体。简称“lookalike”。先需要广告主提供本则广告起到作用的典型用户,以手机为例,受广告影响感兴趣点击浏览或预购某手机的用户,大约几百或几千个。大数据公司通过lookalike算法(专业的术语更可能是稀疏矩阵),寻找与这几百/千个用户高度相似的其它数十万/百万客户群进行投放。
这类算法真正考验大数据平台的计算能力,因为并不是经验性的协同过滤,而是利用数十数百甚至上千个变量进行回归计算。最后按照相似性的概率打分,按照由高到低选择合适的用户群。
该模型的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广告要传达给应该传达的客户。比如奶粉广告目标用户就是养育0-3岁孩子的父母。如果知道要到达用户的具体身份,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对于网站或app应用来说,并不清楚用户身份,唯一清楚的是客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而且由于数据本身的分割,有的专注于运营商,有的专注于app联盟采集,有的专注于电商,有的专注于银行,要从分割的数据中推断出客户的身份信息,lookalike就是不可避免的手段。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由几百个种子用户推断出新的几百个目标用户,准确性可能高达9成,但如果如某广告公司宣称,对康师傅辣味面进行移动dsp投放时,根据历史投放数据分
上一个:网站建设好后如何可以盈利?
下一个:为什么今年做高端网站建设的客户多了
莱州网站建设,莱州做网站,莱州网站设计